洛陽聶麟郊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企業總機:0379-65555155
地 址:洛陽市洛龍區牡丹大道
【健康科普】頸椎病分型之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椎骨間連接結構退變,如椎間盤突出、椎體后緣骨刺、鉤椎關節增生,后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或鈣化,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因此脊髓型頸椎病是脊髓壓迫癥之一,可嚴重致殘,占全部頸椎病的10%~15%。
病 因
頸椎間盤突出、頸椎后緣骨贅的形成、黃韌帶的肥厚或鈣化、頸椎管狹窄及頸椎失穩等原因皆可直接或間接造成頸髓的慢性壓迫或供血不足,這些是誘發脊髓型頸椎病常見的致病因素。另外,長期頸椎受累也可誘發脊髓型頸椎病。
好發人群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白領
由于長時間低頭,會使頸部的肌肉出現老化,其韌帶也會出現問題,進而使頸椎的穩定性有所影響。長時間以往,則會導致脊髓型頸椎病。
中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骨質鈣化,發生退變,隨之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率也提高。
先天頸椎椎管發育不良的人群
先天性頸椎椎管即為狹窄,這樣對應容納脊髓所未知的穩定性較差,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吸煙人群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使管腔收縮,血供減少,則會加快局部退行性病變,進而出現脊髓型頸椎病。
誘發因素
頸部受涼
頸部受涼時可誘發頸椎椎管進一步狹窄,引起癥狀出現或者加重。
疲勞、勞累
人體在疲勞時,頸椎椎間盤等長期處于高負荷狀態,容易引起癥狀出現。
外傷因素
在頸椎本身存在病變的情況下,在頸椎受到撞擊,或者跌倒等情況時,容易誘發脊髓型頸椎病發作。
癥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典型癥狀就是單側或者雙側上肢或下肢麻木、疼痛、無力,走路時有踩棉花感。不過個體差異也比較大。若疾病發展嚴重,可會引起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并發癥狀。
典型癥狀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頸椎病意味著頸椎出現不適。通俗來說,脖子不舒服的時候,很多人便會認為自己得了頸椎病。但是脊髓型頸椎病作為頸椎病的一種類型,主要癥狀并不是頸部癥狀,而是脊髓壓迫后出現的上肢和下肢無力、麻木。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無力、踩棉花感;下肢痙攣、行走困難;雙側上肢的疼痛、酸脹、麻木、無力、燒灼感等感覺和運動障礙;排尿困難、尿潴留或尿失禁等癥狀時,屬于比較嚴重的癥狀,要及時就診。
其他癥狀
患者還會出現軀干部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手有如皮帶樣***感,稱為束帶感。同時軀干或者下肢可有燒灼感、冰涼感、蟻行感。
對于部分病情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如尿頻、尿急、尿不盡,甚至出現尿失禁或排便障礙。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性功能減退。
并發癥
癱瘓、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
飲食調理
宜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鈣食物,提高自身抵抗力。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熱,從而使本病神經癥狀加重。
宜多食用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高粱、芡實、蜂蜜等。
宜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
忌煙酒,這是由于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酒能助長濕熱,進而加重頸椎病癥狀。
日常護理
頸部防寒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僵硬。夏天打開空調,也記得不要讓冷氣直接往頸部吹,頸部受涼可誘發頸椎病加重。
糾正坐姿及臥姿
不良坐姿及臥姿也是頸椎退變的常見誘因,尤其對于長期伏案工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挺胸、直背,維持正確的頸椎弧度,尤其是長期伏案工作的公務員、程序員等,建議每隔1~2小時需適當休息,活動頸部。臥姿不當尤其是高枕或者不枕枕頭,均可以加重頸椎間盤的負荷,加速退行性病變發生和發展。
特殊注意事項
如果出現脊髓型頸椎病的癥狀,不要過于恐慌,要及時就醫,防止進一步癥狀加重引起,甚至出現無法恢復的并發癥。不過切記要避免病急亂投醫,去正規醫療機構就醫,防止上當受騙,延誤病情。必要時配戴頸托,防止急剎車或摔倒等情況,以免引起癥狀突然加重,甚至癱瘓。
預 防
脊髓型頸椎病與平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習慣密切相關,注意糾正平時的錯誤頸部姿勢,能夠有效預防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
預防措施
經常調節工作體位
低頭屈頸長時間工作,頸后椎旁肌肉因持續緊張而容易疲勞,頸椎關節亦會勞損。因此,伏案不宜過久,1~2小時休息一下,或變換一下姿勢,定時遠視??烧{整桌面或工作臺的高度或傾斜度,且工廠要有工間活動,并形成制度。
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
頸椎應保持自然仰伸位為佳,避免高枕。在睡眠時采用質地柔軟的元寶形枕頭,維持頸椎的生理弧度。
頸部制動
可使頸部肌肉獲得充分休息,緩解因肌痙攣所致的疼痛,減少突出的椎間盤對脊髓、神經根及椎動脈的刺激,減少頸椎間盤的勞損,延緩退變。